您当前的位置 :首页 >> 党建工作 >> 党务工作

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主要措施

时间:2013-06-19 作者:纪委

1.找准廉政风险点。防控廉政风险,找出风险点是关键。查找廉政风险是将权力公开化的行为,一般是采用自己找、互相查、群众提、领导点、组织审等方法进行。各类重要岗位人员要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、执行制度、行使自由裁量权、内部管理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。

2.加强廉政风险教育。通过广泛收集同类岗位曾经发生的案例,因岗施教、因人施教,提高廉政风险意识,使党员干部对违反党纪条规行为的性质、后果了然于心,从而提升廉政教育的渗透力。

3.加强廉政风险监督。大力推进党务、政务、办事公开。要根据廉政风险点的数量和严重程度,对不同岗位实行风险定级,分类管理。岗位廉政风险等级、风险点及制定的预控措施要通过各种渠道公示、公开。探索建立重要部门、重要岗位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制度,充分发挥社会各层面、各方面代表,尤其是利益相关人的作用,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,充分发挥外部监督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。

4.建立防控长效机制。建立健全评价评估系统,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。一是完善考核机制。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,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要内容。二是强化纠偏机制。通过加大公众参与力度,增加党风廉政建设巡视督察工作的频度和力度,及早发现不良倾向和苗头,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。三是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。要进一步压缩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,进一步规范公职人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,营造有利于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社会环境。

5.加强领导明确责任。实行"谁主管,谁负责"的原则,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起责任。实行领导责任制,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本地、本部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负总责,其他领导要根据职责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。

作者:纪委